外滩之源—英国总领事馆

Images

英国总领事馆

她是外滩历史最悠久的房子,是外滩建筑天际线的开端,始终见证着外滩的发展。她,就是原英国总领事馆。今外滩33号所在区域位于苏州河与黄浦江交汇处的南岸。两水相交、水陆相接的优越地理位置,让上海开埠后原驻老城厢的上海首任英国领事巴富尔很想在此处租地自建领事馆。但按照当时的英国法律,在外领事只准租地办公,不能置地建屋。

1846年4月,巴富尔未经英国政府批准,擅自购进李家庄约126亩土地以及清政府第二炮台营垒废址。之后,巴富尔因违章购地违反皇家法令而被撤职, 而继任的领事阿利国得到英国政府批准后,在这块土地上建造了英国驻沪领事馆。

126亩土地是很大的一块地方,用作领馆建筑根本用不完。因此,到19世纪60年代,这一块地逐渐分租给其它洋行、俱乐部、教堂、办公楼——南苏州路上的新天安堂、划船俱乐部,圆明园路上的真光大楼、协进大楼、哈密大楼、女青年会大楼、圆明园公寓、安培洋行、美丰洋行,以及虎丘路上的广学大楼、光陆大楼等一系列建筑陆续兴建,从而形成今日所谓“外滩源”建筑群的格局。

英国领事馆用东北端的一块宝地兴建了庭院与馆舍,于1849年7月竣工, 领事馆便从城内大东门迁至此处。1870年12月24日深夜,领事馆突然起火,领  事馆建筑连同全部文件、档案、资料都化为灰烬,仅抢救出一部分地契。1872 年,英国领事馆在原址重建,由英国工务局上海事务所格罗斯曼和鲍伊斯设计,余洪记营造厂建造。新建筑于1873年建成,位于其北侧的领馆官邸则为1882年建造。

英国领事馆主楼占地面积152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100平方米。建筑平面略呈矩形,中间有天井。领事馆建筑具有外廊式特征的英国文艺复兴风格,楼高两层,四坡顶屋面。由于外滩地势低,入口处设计有较高的台基,建筑东立面底层中部有五孔券廊,十分气派。上层为罗马式栏杆装饰的廊式内阳台。立面上下窗洞装饰着美观的硬百叶半圆券和平券小窗。屋顶则使用中国小青瓦。

随着领事事务的扩大,英国领事馆后升格为英国驻沪总领事馆,内设总领事室、土地处、南亚处、护照处、高等法院室、首席法官室、混合估税庭、船运处和档案室等部门。英国总领事馆原建筑四面都有入口,内部有走廊连通。西面原为主入口,有凸出的柱廊,通向违警法庭和船运处;东面游廊通向高等法院办事处和商务官员办公室的窗口;南面入口通向护照处和行政官员办公室;北面入口通向副领事室和南亚处。

解放后,英国领事馆被接管,一度遭到破坏性使用,使得原来2楼的敞廊式阳台改成小窗,外墙也被水泥粉刷,面目全非。后在该建筑修缮过程中,曾多方考证建筑外立面的原材料,认为极可能是黄沙砂浆,因为当时水泥使用还较少见。现在我们看到的英国领事馆外立面是尽可能用相近的材料修旧如旧。内部的装修虽为融合现代格调而有所改变,但在修缮过程中也尽量恢复原有的格局,甚至保留一些旧物。建筑的楼梯还是原来的。修缮工作依据一小块原来的地坪对地面按照原样复制恢复。修缮工程于2010年左右完成。修缮后的英国领事馆如今作为公共会所,从一位百年沧桑的老者变成了散发活力而又韵味十足的绅士。

主楼北侧的一幢两层坡顶砖木结构房屋,是当时的英国领事馆官邸,原为领馆官邸。建筑占地面积646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200平方米。与相邻的领事馆不同,领馆官邸属维多利亚时期的罗马式风格。建筑外立面多用古典柱式与壁柱装饰,精雕细琢十分考究。底层南侧采用拱券柱廊,柱头为精美的柯林斯柱式,在外滩建筑中较为少见。上有通长大阳台,有长廊与馆舍连通。

领馆官邸是一幢非常精美的建筑,也曾遭到损毁,外立面一度被敷上砂浆而不得见其真容。修缮工程依据历史资料恢复了它灰色与红色砖墙相间的旧貌。灰砖墙是土砖,红砖墙是机制砖。机制砖是比较好的材料,所以有一类建筑将红砖墙用在房屋的拱、线脚等关键部位,其他部位则使用灰砖。领馆官邸现由瑞士顶级名表品牌百达翡丽经营使用。

修缮工程不仅完成了领事馆和领馆官邸两幢建筑的恢复,还对周边约22400 平方米公共绿地进行了扩建。使得这个曾长年大门紧锁的深深庭院,揭开了她神秘的面纱。现在游人可以进入公共绿地,近距离一睹她的风采。即使在今天,这里依然是外滩相对清静的地方,河口的微风夹杂着江水的潮湿,氤氲着历史的气息。作为上海租界时代曾经的核心地,也作为外滩建筑群的起源,她依然在绿树清风之中,保存着那份谦逊与含蓄。